中文版  |  English  | 
>> 您当前的位置: 永利yl8886 >> 师资 >> 全职教师 >> 硕导 >> 正文
  • 苏 青
  • 发布时间:2017/04/27 14:35:22 新闻来源:本站 本站 点击量:

苏青,1983年生,法学博士,副教授

研究方向:刑法学;信息安全的刑事法保护

教育背景:

2000年9月至2004年6月,武汉大学法学院,法学学士学位;

2004年9月至2006年6月,武汉大学法学院,刑法学硕士;

2006年9月至2010年6月,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,刑法学博士;

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,德国波恩大学法学院刑法研究所联合培养博士。

工作经历:

2017年4月至今,永利yl8886法学院副教授。

2014年7月至2017年4月,永利yl8886法学院讲师,博士后;

2011年10月至2014.7,华东政法大学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,博士后;

代表性论文:

1.“网络谣言的刑法规制:基于《刑法修正案(九)》的解读”,《当代法学》(CSSCI)2017年第1期。

2.“隐私权保护的限制规则及网络服务提供者的协助执法义务”,《网络法律评论》(CSSCI集刊)2018年第20卷。

3.“鉴定意见概念之比较与界定”,《法律科学》(CSSCI)2016年第1期。

4.“司法鉴定启动规则研究”,《证据科学》(CSSCI扩展版)2016年第7期。

5.“是否存在风险社会的刑法?”,译文,《刑法论丛》(CSSCI集刊)2016年第2卷。

6.“我国刑法中的禁止令如何才能令行禁止:兼论与社区矫正的衔接”,《法学杂志》(CSSCI)2013年第10期。

7.“我国刑法中的社会危害性概念”,《中国刑事法杂志》(CSSCI扩展版)2012年第7期。

8.“法益论的发展源流及其启示”,《法律科学》(CSSCI)2011年第3期。

9.“社会危害性理论的反思与改造”,《法学评论》(CSSCI)2011年第3期。

专著:

1.《鉴定意见证据规则研究》,法律出版社2016年4月出版。

2.《社会危害性理论研究》,法律出版社2017年7月出版。

课题:

1.主持2015年陕西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:“电子数据在侵害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犯罪中的审查与认定”。

2.主持永利yl8886人文社科项目“侵害公民个人信息安全行为的刑法规制体系研究”。

3.主持并完成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7批面上资助项目:“侵害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犯罪的认定与电子数据的运用研究”。

4.主持并完成2012年上海市民主法治建设课题:“骗取社会福利行为应以诈骗罪定罪量刑”、“中介贿赂犯罪及其罪刑配置研究”;

5.主持并完成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1批面上资助项目:“鉴定证据制度研究:以鉴定证据的科学性保证为进路”。

所获荣誉、奖励:

1.博士学位论文:”我国刑法中的社会危害性理论研究”,获中国政法大学2010届优秀博士学位论文;

2. 2012年上海市民主法治建设课题”骗取社会福利行为应以诈骗罪定罪处罚”获理论研究类入围奖;

3.论文“网络谣言的刑法规制:基于《刑法修正案(九)》的解读”获得第11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主题征文二等奖。

学术团体:中国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会理事;陕西省反恐法学会常务理事;陕西省法学会刑事法学研究会理事。

联系方式:

Email:suqing2014@mail.xjtu.edu.cn